奥门新浦京83311关于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04-30浏览次数:1152

关于印发《奥门新浦京83311关于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的通知 (校通知[2007]168号) 

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容,是今后一段时间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近年来落实《奥门新浦京83311教育教学创新工程实施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新一轮教学质量工程,讨论形成了《奥门新浦京83311关于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经研究决定,现印发全校,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奥门新浦京83311关于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题词: 教学 质量工程 培养体系 意见 通知
奥门新浦京83311校长办公室                  
2007 年11月30
日印发
 
附件:

奥门新浦京83311关于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试行)
 
奥门新浦京83311作为国家 “985”、“211”重点建设的高校,在奋力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需要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拔尖创新人才。

一、建设研究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建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多样化创新人才为使命,围绕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和模式,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培养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国际化的视野、优秀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相关领域发挥引领、主导作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体系建立总体思路:基于研究型大学在资源条件、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质,其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其培养模式具有研究性、自主性,其资源条件具有集成性和现代化的特点,我校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遵循以下总体思路:
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国际教育教学交流,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按照环境条件装备先进、教学管理水平领先的建设目标,围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助学、自主研学四大教学平台,全面提升教学要素的现代化水平;
加强教学政策的导向和调节功能,突显教师研究型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在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与保障机制。

二、奥门新浦京83311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内容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相结合,加快实现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体系。
1、继续实施宽口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继续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让各类优秀人才的潜能都能得到较好的开发。
面上继续实施宽口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通识课程领域拓展到生物、环境、材料、工艺、信息、经济、管理等更宽的领域,形成与培养目标更相适应的5-6个门类的通识课程群,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和学分;继续丰富人文社科课程资源,提高人文社科课程质量,人文学院和经管学院的课程可提供全校学生选择。
在吴健雄学院和各类强化班实施优才优育模式。在吴健雄学院积极推进全面选课制度,组织优秀教学团队为吴健雄学院授课,大力开展研究型教学试点,积极探索改革授课模式;一年级学生中实施导师与学生互选制度,让有优良业务背景的教师和优秀研究生担任业务导师,并率先在吴健雄学院实行教师office时间制度;实施资源优先配置制度,吴健雄学院力争每年为20 %的学生提供涉外(校外、境外)学习的机会,为60%的学生提供进重点实验室的机会,为40%的学生提供产学研合作实践的机会,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本硕博连读机会。
拓展强化培养的专业范围,拓宽优秀人才培养途径,在电类强化班的基础上,向机动类、土建类、材料理化类、经管复合类试验班拓展,探索建立以校、院(系)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组班培养、分组活动培养与个别指导培养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的优才优育模式。
长学制培养模式:依托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建筑学、土木交通、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学科专业中进行长学制工程(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实施本科阶段立足强化通识基础和进入专业研究领域进行初步训练、硕士阶段强化学科基础和研究开发训练、博士阶段强化深入研究和创新发明、本硕博统筹优化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在“十一五”期间长学制本硕博联合培养专业达到5个。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大力推进学生进实验室、进项目组、进科技园区、进实习基地,进产学研合作基地。在软件学院、IC学院、无锡分校等院系,实现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有机会在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接受工程实践能力系统训练的目标。
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加快本科教学工作国际合作交流进程,创造条件开展教师、学生、课程、教材、联合培养等各个层面的教学合作与交流;各院系都要创造条件聘请外籍教师为本科生讲授课程;特别在建筑土木交通、信息电子控制、机械动力材料、环境医学生物、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加快国际合作教学与联合培养的步伐;争取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校外学习的机会,使更多的课程实现国际合作教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把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放在教学改革的中心位置,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型组织、学生课外学习项目的设计等方面综合进行教学改革和建设。
加速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进入教学过程,拓展新课型。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科研课题、科技开发、工程实践、医疗实践、社会服务中的课题引入教学活动;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拓展出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探究、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的新课型(如研讨课、双语课、概论课、综合课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以课题为中心的课程、以设计为主线的课程等),使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固有模式。在面上理论教学中,要大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案例式、合作式、讨论式教学,鼓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有争论空间、有学术意义、能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由思考空间,倡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学习、深入研究,鼓励学生课堂提问、发表评论,鼓励学生授课、作报告,要求学生做项目、写报告、做口头演讲;鼓励学生破除对书本和教师的盲从和迷信,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质疑、标新立异,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把学生的创造精神解放出来。
组织高水平师资为优秀本科生开设研讨课(Seminar)。将反映特定学科核心内容的、有相当深度的学术主题、学科前沿以及高新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将有较强学习能力、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成才动机、能适应大阅读量、大讨论量、大写作量学习挑战的学生组织到Seminar课程中来,通过高水平教师的有效引领、学生的充分参与、师生的热烈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自学分析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提高双语课程开课数量和教学质量。每个专业都要开出4--6门双语教学课程,并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专业文献阅读、学术论文撰写、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争取每学期聘请1-2名外国专家来校讲授双语教学课程,同时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双语教学课程,争取建成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3-5门。
打破大班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要借鉴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先进教学组织形式,以主讲教师——助讲教师——助学教师——教辅人员为团队,分别以不同的授课班规模、不同的课型来组织教学。打破目前大班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师生充分互动开展研究型教学创造条件,让教授有更多的机会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贡献。
确立课程考核新目标,深化考试制度改革。更好发挥考试的导向和反馈作用,在课后自学、学生作业、考核试卷等方面全面体现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改革成果。要增加师生交流,包括课上、课下的交流、现场面对面、网上信连信的交流、释疑解惑、指导引导等;要增加考核环节,使作业、练习、报告、课堂表现、测验等共同构成立体的过程性考核;要拓展考核内容,学生对新知识、新理论的掌握情况、对相关学科领域的了解情况、学生课外自主研学的情况都可以有所考核,要引导思维、引导自主学习,提倡讲一、练二、考三,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扩展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重要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评价。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考察,加强对学生研究型学习表现及成果的考核,加强对学生学术能力和创造精神的评价,引导学生成为思想品格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3、强化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自主研学制度,进一步丰富学生综合实践环节和活动模式载体,创设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研究活动之间的多重通道,使课内外教学活动都能成为学生探求新知、提高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
不断丰富实验教学的研究性内涵。要切实提高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的比例;要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特别要加大学科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同时加强高水平教师的指导和引领,给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实验提供更多的机会;要依托学校实验教学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建设若干个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的更大空间,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丰富学生综合实践环节和活动模式载体。要加强基础技能训练、专题研究训练、工程项目训练、综合设计、综合论文训练;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通过SRTP项目、学科竞赛、学年作品、学年论文等形式,使学生课外自主性学习得到拓展;鼓励开展讨论班、读书会、俱乐部、沙龙、社团等活动,将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读书活动及研究活动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使课内外教学活动都能成为学生探求新知、提高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
创设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研究活动之间的多重通道。要重视发挥高水平教师队伍和高素质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创设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研究活动之间的多重通道,加强高水平师资的“教”与优秀学生的“学”之间的高频互动,拉近高水平师资与优秀学生思维活动之间的距离。要加快学生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导师项目组、进大学科技园的进程,让优秀的本科学生参与高水平教师的项目研究实践,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的熏陶下,使学生养成探究、发现、创新和合作的习惯。

(二)围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助学、自主研学四大教学平台,全面提升教学要素的现代化水平。
1、继续优化专业布局与专业资源
努力拓展能够反映学科优势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新兴专业,特别鼓励通过学科交叉生长出新的优势专业;加大学科资源支撑本科专业的力度,加大学科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加大高端师资投入本科教学活动的力度,全面提升专业资源质量;以建设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和建立工程专业国际认证制度为契机,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国内外联合培养、长学制打通培养等模式,争取建成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8—10个;继续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力争我校50%以上专业成为国、省、校级品牌特色专业。
2、继续优化课程与教材资源
以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作为优化课程资源的重点工作。按照分级建设管理的思路,学校重点建设120门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美学艺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校级平台课程,院系建设100门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点建设200门专业主干或方向课程。争取使每个学生选修课程的1/3成为重点建设的精品课程,使每位学生选修2门双语教学课程和1门研讨课。继续重点建设精品课程的精品教材、双语教学的精品教材、平台课程的精品教材和精品电子教材;继续建设好已有的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力争新建1-2个人才培养基地和2-3个基础课程基地。
3、继续优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与创新创业基地
按照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总体要求,继续完善十大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八大类学科共享的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以及试点建设与学科建设接轨、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的学科专业实验平台,建设若干个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500个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校外教学实习和产学研基地。以校内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大类学科实验教学平台、科技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等为依托,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综合设计训练、SRTP项目、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协助教师完成横向项目、学生自行承接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等为载体,结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立、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产学研培养模式的探索等重点工作的推进,建成一批富有成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提供更多的机会。
4、继续丰富网络助学资源
加快建设校、院(系)两级网上助学平台,加快课程教学资源、文化素质教育资源、高水平学术讲座等上网速度;加快开通网上布置作业、网上讨论答疑、网上测试等功能;加快推广实验教学的网络化管理与开放式教学,加快将教学计划解读、课程大纲解读、选课指南、课程在线网页等上网,使学生能够在网上适时获得学习指导。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建设1000门网上课程。
5、继续加强教学带头人培养与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加强教学带头人培养与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名师培养对象、国家级学生竞赛指导组等为载体和核心,建设20—30个学术影响力广泛、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梯队合理、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学创新团队,遴选30名30岁左右、40名40岁左右、30名50岁左右的教学骨干,培养30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教学带头人和国家级教学与管理专家。
6、大力推进校园文化资源建设
全面提升校园软件平台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制度机制平台和校园文化平台。当前在重视建设先进的教学硬件的同时,应该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和提升,确立学术创新价值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三)
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与保障机制,更好地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1、建立学科支撑本科人才培养的制度和机制
完善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办法,探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层次的科研课题与成果、先进完备的实验室和科研设施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的机制,完善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相适应的基层学术组织设置;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并进的良性局面。
2、建立学校、院(系)、教师三级教学投入保障制度
学校保证各项教学经费达到和超过教育部制定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标准,精品课程、品牌特色专业、教学改革项目,名师培养对象、基地建设、示范性实验室等专项经费列入单项财务预算,给予重点支持;院系保证领导精力到位,根据自身情况加大政策与经费调节力度,用好各项投入;教师保证教学精力投入到位、教学改革实施到位、教学建设落实到位。形成校、院(系)、师三级教学投入相互支撑的良性局面。
3、在教师教学培养和教学评价中突显研究性教学的新内涵
把教学内容的更新优化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加大教师教学培养与国际交流的力度,争取每年派50名教师到世界著名大学学习,对100名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加强研究型教学各种新课型的示范与观摩,形成倡导研究性教学的有力导向。
4、继续深化学分制改革和考试改革
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基础和发展需要进行自我设计,开展自主学习。在全校范围和全院范围两个层次进行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进程、选择教师的逐步推进。完善校际学分互认办法,搞好课外学分认定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籍管理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引导发展、强调实践、激发创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探索完善辅导员+导师的管理制度
让教学水平高、人生阅历丰富、学术造诣深厚、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进行全面指导的教师担任班导师,同时配备年轻的辅导员管理学生生活事务和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学术上的引导和智识上的帮助。在全校逐步推广建筑系全程导师制、土木学院高年级全面导师制、交通学院三年级进入导师课题组等经验,间形成辅导员+导师的学生管理框架。
6、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大力开展学生自主研学、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公益、文艺体育等各项活动,继续举办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演出和高频度学术活动,有效地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同步得到提升,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技术问题与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交织的时代,为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危机和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成为引领人类社会文化前进的精英人才。